教 学 简 报

 

第 216 期

 


中国科技大学教务处编 1999119

深化有科大特色的教学改革进展之五十二

 

电路实验教学改革初获成功

——ISP实验试教班座谈会侧记

为适应21世纪电子信息科学发展的需要,电子科学与技术系(原电教)教师从95年开始积极投身教改行列,95年《面向21世纪课程非电类电路基础的课程建设和研究》国家项目正式立项,电路实验教学改革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以211建设为契机,9712月着手对实验课程体系进行全面建设。总体设想是从教学实验体系上将电子信息处理技术融入电子电路教学实验中,由各个完成不同功能的实验模块组成一个较完整的系统。要求学生通过做不同的模块化实验,加深对所学的不同单元电子电路的理解;同时要求学生建立系统概念,将各个模块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且与计算机相连,构成一个由传感器→模拟信号→数字信号→数据处理或数字信号→模拟信号的完整电子信息处理系统。引入先进的电子器件,开设在线可编程(简称ISP In System Progammability)逻辑器件的教学实验,采用美国LATTICE半导体公司最新推出的先进的在系统可编程逻辑器件(简称ISPLSI),使学生掌握其先进的设计思想,并能灵活运用到其它具体应用领域中。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例如物理、化学等专业的学生,安排不同的实验,以满足不同专业的学生的要求。改革后的电子电路教学实验,即可作为模拟电子电路和数字电路课程的配套教学实验,学生也可利用该实验系统完成数字信号处理和数据采集技术的实验。

ISP是指用户为了修改逻辑或重构数学逻辑系统,在已经设计和制作好的数字系统中,直接对在系统可编程逻辑器件进行在线编程和反复修改,并进行现场调试和验证。在系统可编程逻辑器件(简称ISPLSI)几乎可以实D现所有通用数字逻辑集成电路的功能。ISPLSI的这些特点使在同一实验板上完成多种实验和印刷电路板个性化的愿望成为现实,克服了专用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周期长、投入费用高的缺点。其先进的设计思想和灵活的在系统可编程方式,反映了当代数字系统的一种发展趋势。同时为提高大专院校的电子电路教学实验水平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ISP实验与传统的实验相比,有如下几大优点:

  1. 逻辑功能可在计算机上虚拟实现,然后下载到可编程器件中予以演示,使操作大为简便;
  2. 通用性强,仅在一块实验板上就可以完成多个不同的实验;
  3. 使原来不易改变的硬件调试灵活而易于个性;
  4. 排除了许多非人为因素造成的实验失败,例如接触不良等;
  5. 由于ISPLSI 1016的可编程次数高达一万次,教学实验板可以多次使用,大大降低了实验成本;
  6. 该实验板采取了保护措施,任何错误的引脚,都不会造成芯片损坏。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迅速发展,落后的实验器材和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当代的信息社会。为了紧追国际大环境的步伐,高校的教学改革已迫在眉睫。有理由认为,ISP实验已是评价一所高校是否是一流大学的标准之一。这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掘其创造性,以及提高大专院校整体的教学水平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电子电路教学实验改革的第一步是选择ISPLSI 1016为核心芯片,自行研制一套能够满足教学改革需求、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新型实验系统,使电子电路实验教学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经过半年努力,新的实验系统试制成功,本着边用边改的原则于98年秋季自动化系95级学生中进行小范围试教,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反映普遍良好。为了全面了解教改效果,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 199919日(星期六)下午300整,电子科学与技术系在ISP实验室召开一场教学效果座谈会。

座谈会由我系教学主任郭立副教授主持,参加座谈会的有我系几位老师以及刚刚结束本学期ISP实验本科生,自动化系教学主任吴刚副教授应邀出席了会议。

座谈会首先由ISP实验室负责人卢结成老师发言,卢老师介绍了三个方面:一、为什么开这门实验;二、开这门实验的目的和意义;三、今后的教学设想。接着李辉老师发言,他介绍了选择Lattice公司的Synario软件的原因、设计实验板的过程以及ISP实验的详细内容。

在作了简单的介绍后,吴刚主任从加强自动化人才培养的角度高度评价了ISP实验改革思路,勉励同学们多学一些先进的知识,将来有机会也有能力多作出更大的贡献。

座谈会上,自动化系同学们踊跃发言,他们有的认为实验安排得太少,希望能多接触一些方法;有的觉得做ISP实验的积极性很高,那些传统枯燥的电子电路实验是不是少安排一些;还有一些同学站起来激动的说:“我认为ISP实验早就该开了,这样的实验到这学期才开是不是太迟了一点。”当然,其中也有不少中肯的批评。认为实验量安排的不太合理,实验讲义看不太懂,对做实验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系领导、实验室老师认真听取了老师、同学们的意见,并作了记录,表示将进一步改进工作、优化设计和教学管理,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科、不同层次同学的需要。

 

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胡新伟撰稿,柯资能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