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大学本科教育
理学院召开01级物理类学生
期中教学检查座谈会
为加强教学过程各环节的管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按照教务处的布置,理学院于10月29日—11月2日,对本院01级物理类本科生本学期所开设的全部理论课程进行了教学检查。院领导对应检查的理论课程分别进行了随堂听课,认为任课教员都较为认真负责,备课充分,授课条理清楚、逻辑性强,板书清晰、整齐。同时,学生的课堂纪律也很好。
11月6、8、9日,院领导与01级物理类1、2、3班的学生代表分别进行了座谈,就开学至今的教学及其他方面的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地沟通和交流。同学们在会上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对学生听课和教员授课阐述了各自的看法。
同学们认为:科大的学风是好的,教员的授课水平,从总体来看也是很好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同学们对数学类、人文类及英语课程评价较高。认为教员授课分析透彻,逻辑严谨,条理清晰,认真负责,又各有自己的特色,特别是几位老教员,如顾新身、徐俊明、卢业广老师,学识渊博,经验丰富,教学内容安排恰当,深受同学的好评。同学们希望:老师授课最好能从接收式转为互动式,以便更具启发性;适当增加习题课,做一些小测验,多举例,多讲典型问题,多讲思路和证法是如何想出来的,特别是一些特殊解法的思路,较深的例题最好能打印出来发给学生;多讲一些应用性的知识;为活跃课堂气氛,可以讲一些有关数学家、前沿数学、趣味数学的知识。有的同学认为《线性代数》教材陈旧,建议改用清华版的《线性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建议用多媒体教学,可扩充教学内容。
同学们认为人文类课程老师讲课生动,内容丰富,旁征博引,有较好的课堂效果,如:潘正祥、刘国华、习亚昆、尹霞老师,很受同学们的欢迎。同学们希望在今后的授课中,老师能多提一些新颖的观点,多联系学生实际,结合新时代特征进行讲授,以拓宽学生视野,指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英语课老师教学熟练,生动活泼,课堂气氛较为活跃。同学们希望:今后能多传授学习方法与经验,注意扩展教学内容与知识面,多媒体可放英语原声片;加强听力训练和口语练习,多布置作业,加强作业监管力度,课时也不太够,可以增加课时。
同学们认为“计算机文化基础与C语言”课老师讲课熟练,但使用的教材内容太多,希望改用清华版的《win98》,多讲一些前沿科学的内容。并能利用多媒体教室上课。C语言教学请侧重编程、应用的讲授,出具有思考性的编程题,传授一些计算机网络的心得和技巧。另外,要注意电脑初学者的困难,上机时多给予指导,注意师生互动。
同学们还对校园环境、课余生活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1.校图书馆适宜新学生的图书少了一些,流动量大的书,如基础数学、基础物理等方面的书大家想借都借不到;希望有一个像教师阅览室一样的学生阅览室,书多一些,大家都可以看。
2.运动场地太少,楼距又太窄,无法很好地开展体育活动。
3.因每个宿舍都有201电话,走廊两头的201电话可换成200电话,这样可缓解每晚使用一楼200电话排长队的状况。
4.建议学生宿舍统一安装窗帘,营造更加良好的生活氛围。
5.某些道路拐弯处有路障而无路灯,晚上视力不好的同学路过容易摔跤出事故。建议道路拐弯处无需放置减速路障。
院领导对同学们的意见极为重视,对同学们提出的各种问题,给予了详尽的解答。院领导鼓励同学们要保持良好的学风,尽可能迅速地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地反馈给任课教员、班主任、院办公室或院领导,以便及时地解决问题。
在座谈会上,院教学副院长周先意老师向同学们详尽而具体地讲解了大学的教与学与中学的不同之处,如:中学里主要教解题方法,而大学中主要教研究的思路与方法;中学主要讲授课本上的知识,而大学不可能完全照书本讲,主要靠自学,多看参考书;周老师对同学们能较快的适应大学生活表示赞赏,鼓励同学们抓紧时间,尽快渡过适应期,寻找到适宜于自己的学习方法,以良好的心态,顺利的进入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周先意老师还就理学院统一招生、缓分专业的做法向同学们做了详细的介绍。我校理学院的物理学科门类在全国是最全的,也是较有特色的,学科分布较广,对学生选择专业有很大的益处。中学生对物理的理解是有局限性的,一进校就选择专业,带有相当的盲目性;随着大学学习的深入,同学们对于物理学会有更新的认识。同时在高年级时选择专业,有老师可以给予指导,既可减少选择专业时的盲目性,又可把自己的能力、兴趣及今后的事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将来成才做最好的准备。
院分党委书记习亚昆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理学院党、团、学生会组织及其它社团组织的活动情况,鼓励大家在学好科学知识的同时全面发展,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建立和健全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最后,院领导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四年的大学生活,师生共同努力,愉快地学习,愉快生活,学有所获,学有所成;能够站得高,看得远,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而努力学习。
理学院 李 宏
责任编辑:姜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