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学 简 报
第7期(总第317期)2003年3月18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务处编
以山为媒传友谊、奋勇争先竞风流
——记我校登山队参加中国黄山第三届青年登山大赛
香溢幽谷、雾锁奇山。
早春三月,大雾就像披在黄山身上的羽霓蝉衣,随风漂动,紧紧相随。奇山、异石、怪松时隐时现,使人难睹黄山芳容,更平添了几分神奇。
由安徽省委宣传部、团省委、省体育局等9个单位联合举办的“中国黄山第三届青年登山大赛”于2003年3月14--16日在黄山风景区举行。来自全国各行业72支代表队、共计1000余人云集黄山,为历届参赛规模、水平之最,其中就有来自北京大学著名的“山鹰社”代表队。
为了组织和选拔中国科大的参赛队伍,我们在网上公布了报名的消息,报名者甚众。经过了一番艰苦、近乎残酷地训练与选拔,最后确定了8名队员作为我校此次参赛代表队。
3月14日我们到达黄山以后,天气一直是春雨潇潇,山路泥泞,这无疑增加了本次比赛的难度,但同时更能体现登山比赛是一项体力与意志的拚争,青春与自然的激情碰撞、独具魅力的运动。中国科大登山代表队论健壮,不如北大“山鹰”;论身高,不如安大警官学院。而且代表队成员多数来自平原地区,既无山区的生活经历,更无登山的经验。我们有的只是不畏强手、敢于争先的精神和重视对手、科学严谨的比赛态度。这次比赛的路线是:从黄山风景区桃园宾馆出发,经慈光阁至玉屏楼(迎客松)。全程约10公里。依据本次比赛的路线和高校组参赛队的基本情况,赛前我们制定出:“紧随北大山鹰,突出团体作战,个人相机争先”的比赛计划。
3月15日上午9时,黄山桃园宾馆的广场上,彩球高悬、人头攒动、群情激奋,年青的选手们早已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翘首等待那出发的枪声。来自高校组的北京大学队、中国科技大学队、合肥工业大学队、安大警官学院队、安徽财贸学院队、阜阳技术师院队、安徽新华学院队、中锐国际学校等院校的学子们,摩拳擦掌,喊声阵阵,响彻山谷。来自北大“山鹰社”的代表,一身短打扮,那匀称的体态、隆起的肌肉都显示出长期在运动场上摔打的经历。我校队员一色白上衣,身体虽然略显单薄,但也充满着青春勃发的英姿和那一触即发的青春活力。
9时10分,随着安徽省政协副主席的一声枪声,北大“山鹰社”的队员如离弦之箭、飞奔而去,我校队员紧随其后、穷追不舍,整个比赛队伍犹如一条蜿蜒向上的长蛇,直插玉屏楼。比赛途中,我校队员相互鼓励、携手并进,克服山道崎岖、坡陡路滑的困难,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斗志,调动体内最大的潜能,力争获得好成绩。10时许,北大男、女队员首先抵达玉屏楼迎客松,勇摘高校组男女团体冠军。我校男队员回祝巍以58分08秒第一个到达终点,荣获男子组个人第4名,王军和吴继香分列男子组个人第6名和第8名,并联手夺得高校男子组团体亚军。刘丽萍和张烨分列高校女子组个人第6名、第8名。我校首次组队参加全国登山大赛,就取得这样不俗的成绩,充分体现了登山运动厚实的群众基础和较高的训练水平,表明了野外生存活动在我校开展的广阔前景。
比赛间隙,我们与北大、工大等院校,就野外生存活动的开展进行了广泛接触,大家一致认为在高校开展此项活动,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良好的影响,相邀在2004年黄山国际登山大赛再相见。
汪伟信 王洪武
责任编辑:姜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