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教育

教 学 简 报

2010年第13(总第48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务处  10月11

 

暑期台湾交流学习回顾

 

题记:当我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震撼与兴奋之情还回荡在我的胸中,仿佛潮水退去却又在沙滩上留下了无数美丽的贝壳。这次的台湾一行是我们5名大陆学生永远不会忘记的最美丽的经历。

 

今年暑假,中科大5名学生到台湾清华大学进行为期45天的暑期两岸学术交流活动,此次活动由联发科技吴大猷学者基金和莙政学者基金提供赞助,共有清华、北大、中科大、复旦、上交、浙大、西交、哈工大、兰大、苏州大学10所高校共约80名学生参与,旨在促进两岸的学术交流,加深两岸的相互了解,并巩固两岸的文化联系。参加此次活动的科大学生分别是统计专业沈米兰、管理学院金融系杨平、电子信息与工程专业方晓、信息安全专业的胡昆以及物理系的刘晓戈。

 

学  习                        

清大的教学环境和设施都绝对的一流,导师学长也格外热情。在他们的热心帮助下,我们的研究项目进行得非常顺利。这里的学术氛围很浓厚,虽然是暑假,校园里仍然有很多学生,实验室里的学长学姐都是朝九晚十,午饭常常是便当解决,算下来一天要工作十几个小时吧,但是时间上又很灵活,如果状态比较好可以熬上通宵,如果有别的事情也完全可以不来。总之每个人按照自己的计划一步一步有条不紊地前进着。

清华的硬件设施也非常便利,图书馆由学生负责管理,整栋楼都在一楼登记借出,有专门的电子查阅区,查找、借阅图书很方便。实验室的设备也很先进,每次进样品制备室都要经过无尘室除尘。清大的物理馆号称玄武馆,它因形状像四脚朝天的乌龟而得名,和同一批年代久远的建筑并称四大神兽。暑假期间我还有幸去了台湾同步辐射中心(NSRRC)做实验,那里无论管理还是设备都令人大开眼界。

当然我们自己也都很努力,我们5个人约好工作日努力工作,绝不偷懒,在周末的时候就好好地出去玩。平日工作可以很拼命,玩的时候也相当玩命。心中想到的都是不管怎么样都不能给科大丢人,绝对要做出成果来。这点在每个人身上都鲜明地体现出来,杨平提早一周就完成了自己关于住房抵押保险的课题;沈米兰完成自己的衰变实验可靠度问题研究的同时甚至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又修了两门数学统计课;方晓继续自己原来在科大就进行的语音增强和语音分离研究,把原有成果又提升了一个高度;胡昆也一直窝在实验室潜心修炼纠错编码,中午吃饭也常常是外卖。至于我,最疯狂的时候通宵在同步辐射实验室做APES,后来的计算模拟中遇到瓶颈,人都要逼疯了,晚上零点回宿舍,早晨4点多又爬起来,如果不是某个清晨,我在热水澡中突然一个激灵,我想我就不能完成任务全身而退了。那天我想到当年的海森堡也是在一个海边城市,整日整夜地参悟矩阵量子力学,当某一个通宵的晚上,他终于算出结果时,他开心地爬上海边山崖去看日出,在海平面泛起红霞的那一刻,物理学也和他一样迎来了新的黎明!虽然我们的研究工作很微小,但是我们都乐在其中,受益匪浅。我们的努力当然获得了回报,我们的最终结果都得到了导师的很高评价,最让我激动的是我的实验室助理的一句夸奖:“你不愧是科大的学生”。

交流期间,我还有幸参加了一年一度的吴大猷科学营。吴大猷科学营每年邀请国际学术界的知名大师来讲座和交流,选拔台湾香港大陆两岸三地的优秀大学生参加。地点选在台湾著名的度假胜地溪头山上。今年的主题是从黑暗到光明(from dark energy to brilliant light)。在这期间,我们聆听了许多大师箴言,早午晚饭更是与教授们同席而坐,不仅在学术上也在生活上受到很多教诲。至今我依然和其中的一些教授保持联系,向他们请教问题。

 

出  游

在台湾的每个周末我们都相约出游,清大也组织了多次集体出游的活动,在台湾如果没有摩托车或者私家车,出游就不是很方便,好在热情的当地人总是给予我们极大的帮助,连那些火车站边的商贩所展现出来的修养都让我敬佩不已。我们在南寮17里海岸边迎风而舞;在花莲干净的天空下并肩缓行;在太鲁阁雄壮的峭壁下仰首高呼;在淡水的火红夕阳中笑指天涯;在日月潭明镜的湖水边横槊赋诗;在故宫博物馆里沉醉轻叹;在“玻”光淋漓的玻工馆里谋杀胶卷;在台北的繁华夜市中饕餮徜徉;在宜兰醉人的温泉中漂浮烦忧;最后总在淡淡的夜幕下相伴回归,在大大的榕树下道一声晚安。

 

感  受

这里的街道不宽,却从不堵车;几步就有一家饮料店,头条产品一定是奶茶;这里的7&11超市把所有你能想到的所有便利的事情都想到了,除了一般商品,以及游戏、杂志、快餐、药品、报纸以外,你可以手机充值、邮寄包裹、预定机票火车票电影票、交水费电费学费。我想,台湾是传统世家,大陆是新兴贵族。他们上个10年就开始精化每个细节,才会有现在的便利。清华大学和科大一样是比较理工的学校,不同却是这里的文化底蕴,梅园、相思湖、“无声的对话”以及四大“神兽”的艺术建筑,甚至各种流传在校园里的灵异故事都让这里显得神秘而亲和。与学长的见面也言谈甚欢,虽然我们成长在不同的政治环境,有着不同历史观念,但是一旦交流起来你就会发现,我们都是一样的年轻人,可聊的话题可以一直连到天边,我们一同打篮球、棒球,聊国际经济、台湾特色。这里的人们是如此的热情好客,让我真切地觉得我们是一家人。

时间很快就在我们的欢歌笑语中飞过了,但是收获却是如此巨大,就像酝酿了多年的花朵终于在一夜之间开花,我也相信此次台湾之行的5人都收获了最宝贵的财富,也将在未来里更上一层楼。引用席慕容的小诗:在刻痕之上,记载着,碰撞时的颤动,割舍时的缠绵。我相信大陆台湾的交流会越来越多,联系会越来越紧密,衷心地祝愿台湾与大陆明天更美好

 

物理系刘晓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