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教育

 

 

教 学 简 报

 

2011年第3(总第49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务处   3月18

 

信息学院召开“计算机程序设计”

教学改革总结研讨会

 

2011111下午,“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组在信息学院会议室召开了课程教学改革总结研讨会。会议由“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组负责人贾伯琪老师主持,课程组全体教师、本科生教学秘书参加了此次研讨。 

会上,贾伯琪老师介绍了“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改革的过程。2009年我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召开,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专题研讨会上,贾伯琪老师作了“浅谈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课的改革”的报告,根据我国计算机普及教育的状况和课程组教师的教学体验,分析本课程教学改革的现状、动态和进展,提出了从学科方法论上打基础,培养计算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等新的教学理念,并广泛征求各院系教学主管部门的意见,得到学校和各院系的广泛支持。由此课程改革取得了较大进展,有了统一明确的教改方向和具体改革方案,对原有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进行了调整:原《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不再作为通修课,原《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改名《计算机程序设计》,并分A型和B型分层次教学。“计算机程序设计A60/40学时,“计算机程序设计B60/60学时。新生入校时进行入学考试,按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强弱分成A班、B班,计算机知识相对较弱的学生分到B班,通过增加实验学时,安排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授课,使其很快跟上大部分学生进度。课程结束后,A班、B班采用相同试卷进行统一考试和阅卷。

20101219,进行了教学改革后的第一次统一考试与阅卷,考试成绩情况分析表明教学效果是好的,B班学生的成绩也很优秀,调整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并采用A型和B型分层次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改革目标。本次考试难度系数与以往持平,成绩分布正常,其中高分比例比前一学年增加了9.07%,由此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加宽加强教学的知识面,在教学过程中与各专业应用有机结合,有效地实现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计算思维能力的教学目标。

会上,还就当前国内外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我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如何在新形势下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以及课程组下一步的课程建设的计划、目标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教材是搞好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的重要保证,为了适应课程教学改革和新的教育理念的需要,课程组提出了“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理论教材编写的具体设想和规划,在总结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教改实践经验基础上,开展教材的编写,计划供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教学使用。

此次教学改革总结会议在肯定了课程改革成功的同时,下一步课程组将进一步完善“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更加适应新形势下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对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的要求。

 

                                                       信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