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教育
教 学 简 报
2011年第6期(总第496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务处 4月27日
物理学院召开“力学”课程教学研讨会
2011年4月3日,物理学院“力学”课程组召开了“力学”教学研讨会。会议由课程负责人、“力学”课程主讲教授杨维纮主持,“力学”课程讲座教授向守平及课程组教师万树德、刘之景、卢荣德、陶小平、温晓辉、周海洋、朱弘、王春成等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会议就“力学”课教学内容、培养方案的变化,甲、乙型“力学”教学活动的适时调整,精品课程建设,教师梯队建设,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以及如何有针对性地解决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困难,提高“力学”教学质量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卢荣德老师演示了最近完成的流体力学实验,该实验结果回答了费曼提出的一个重要思考题,引起了各位老师的极大兴趣和热烈讨论。各位老师还联系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主要的建议有:
(1)目前,学习乙型物理的学生对普通物理重视不够,很多人认为学物理对自己的就业与继续深造没什么用处。这不仅需要任课老师的引导,还需要各级领导(特别是学生所在院系的领导和班主任)多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强调物理学习的重要性,大力弘扬科大重视数理的优良传统,使学生更加重视普通物理的学习。
(2)要求学校每学期给任课教员发送电子版的学生名单,以方便教员对学生的成绩做统计分析。
(3)建议学校每年派教员到其他兄弟院校参观交流,学习其他院校的成功经验,提
高我校的教学质量。
会议虽然结束,但各位老师意犹未尽。会后大家一致认为,这样的研讨会开得很好、很有必要,对教学活动的促进很大,应该多召开一些这样的研讨会,有利于各位老师及时交流教学经验,搞好科大的基础教学工作。
物理学院“力学”课程组
微积分课程组召开课程教学研讨会
4月15日下午,数学学院微积分课程组的全体老师齐聚一堂,召开微积分课程教学研讨会,会议由课程组长陈祖墀教授主持。这也是数学学院本学期召开的第二次公共教学讨论会。
陈祖墀教授首先发言,他总结了半学期来课程组的教学工作,提出了目前课程教学所面临的问题:第一、由于本学期第一次实行16教学周,每周7个课时,在教学内容没有减少的前提下,需要把原来18周的内容压缩到16周讲完,学生对知识的消化时间缩短,学得不如过去扎实。面对这种情况,怎么去解决?第二、通过期中考试学生的成绩反映出,本次考试题目难度偏大,考卷难易度是否合适还需要进一步讨论。第三、如何进一步加强对助教工作的帮扶?
针对以上问题,与会教师展开热烈讨论。对于春季学期时间缩短问题,大家一致认为,这对主讲老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主讲老师不仅要精练课堂内容,同时还要加强课后辅导和习题课的讲评;对于期中考试试题偏难的问题,大家有不同的看法,因为微积分课一直坚持考教分离(出卷老师不是本学期上微积分课的老师),有的老师认为学生经过考试检查后,发现了不足,会更加努力学习;也有的老师担心,心理脆弱的学生对学习微积分课产生畏难情绪,但不管怎样,主讲教师和助教应该多关注没有考好的学生,多鼓励勤辅导,让他们树立信心,告诉他们只要下半学期努力学习,就有机会获得满意的总评成绩。
最后,大家还讨论了如何进一步加强对助教的帮扶工作。再次明确助教的任务和检查制度,定期抽查助教批改的学生作业,随堂听助教的习题和答疑课,对于做得欠佳的助教,积极给予指导、示范,帮助他们尽快适应角色的转换。
数学科学学院微积分课程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