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晚,2021级本科生“科学与社会”研讨课第四场主题报告会在东区大礼堂举行。我校常务副校长、“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首席科学家潘建伟院士作题为《探索的动机》的主题报告,带领同学们走进科学家的精神世界,分享量子科学故事。报告会由教务处处长曾长淦教授主持,2021级全体本科生到场聆听。

为引导同学们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今年学校邀请一批“大国工匠”为我校2021级本科生做“科学与社会”研讨课的“国之大者”系列主旨报告。潘建伟院士是我国著名物理学家、“墨子号”首席科学家,现任我校常务副校长、教授,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量子光学、量子信息和量子力学领域基本问题检验的研究,作为国际上量子实验领域研究开拓者之一,是一位有国际重要影响力的科学家,在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多光子纠缠等领域所取得的系统性创新成果在国际上多次入选重大科学事件或重大科技进展。

潘建伟院士首先从科学基础研究最根本的动机谈起,科学的发展推动了历次产业革命,科学革命与产业革命携手共进。从伽利略、牛顿、法拉第、麦克斯维尔到普朗克、爱因斯坦,人们在科学发展中不断经历着困境与创新,从蒸汽机技术、电力技术到信息技术,信息的感知和交互已经并将一直伴随着人类的进化和社会的发展。

随后,他指出信息科技进一步发展还依然面临着重大问题,网络信息安全面临严重威胁,且人类拥有的计算能力还相当有限;量子力学在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中,为解决这些重大问题做好了准备。潘建伟院士用生动诙谐的语言给同学们介绍了量子纠缠、量子调控、量子通信、量子计算、以及量子精密测量等量子信息科技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着重介绍了在国家支持下中国科大团队牵头建设了国际上首条远距离光纤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京沪干线”,成功发射了“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研制了达到量子计算优越性里程碑的“九章号”光量子计算原型机和“祖冲之二号”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

展望未来,潘院士希望能够构建完整的天地一体广域量子通信网络技术体系,推动量子通信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实现量子通信网络和经典通信网络的无缝衔接;实现通用量子计算机原型机的研制和应用,实现高精度量子导航、量子灵敏探测等。潘院士借用爱因斯坦的讲话强调了今天报告的主题,我们对于科学“探索的动机”,“并非来自深思熟虑的意向或计划,而是直接来自激情。”

报告结束后,校长助理、教务长周丛照教授向潘建伟院士赠送了本科生“科学与社会”研讨课主题报告纪念牌,感谢潘建伟院士为同学们带来的科学盛宴。

在提问环节,潘建伟院士与同学们进行热烈而广泛的互动交流。同学们提出了很多关于量子科技、人工智能、学习与科研等方面的问题,潘院士都一一耐心作答。他勉励同学们学好基本课程,同时需要提升自己在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在学习和科研上,坚定自己的目标,保持从容的心态、循序渐进,终会学有所成、有所收获,重要的是享受这个过程带来的乐趣。

当晚现场座无虚席,报告过程中掌声不断。整场报告结束后,潘老师被蜂拥而来的同学们团团围住,请求签名和合影。同学们纷纷表示,作为科大学子当以潘老师为榜样,努力学习,以科学精神追求真理、探索世界,报效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