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内容请查阅: https://pms.cmet.ustc.edu.cn/applicant/items/achievement
荣获2020年安徽省线上优秀教学成果奖项目
成果名称 获奖等级 成果主要完成单位 成果主要完成人姓名
建立三位一体线上教学平台,构筑全方位育人保障体系 特等奖 教务处 戚佳慧, 曾长淦,吴强,韦巍巍,邵敏勇,叶艳,左达峰,林晓立,李晶,陈泉,郑文曦,姚倩,万利平,丁星,李亮,严红红,秦红,刘婷
荣获2019年安徽省教学成果项目
成果名称 获奖等级 成果主要完成单位 成果主要完成人姓名
重大教学成就奖 化学院 朱平平
地球物理学一流学科建设创新与实践 特等奖 地空学院 吴小平 陆全明 王水 姚华建 黄金水 雷久侯 汪毓明 刘斌
以机器人校赛平台构筑工程创新创业教育的二十年探索与实践 特等奖 工程学院 董二宝 张世武 吴强 李永新 冯志华 王建平 许旻 吴恒安 倪向贵 骆念武
中科大新能源本科拔尖人才培养与实践 特等奖 工程学院 胡茂彬 裴刚
以培养高水平统计素养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特等奖 管理学院 张伟平 胡太忠 缪柏其 陈昱 冯群强 庄玮玮 刘杰
以“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为抓手探索“双创”人才培养模式 特等奖 管理学院 杜少甫 傅尧 杨锋 吴杰 叶五一
面向大尺度火灾防治国家重大需求的研究生创新人才国际化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特等奖 火灾实验室 刘乃安 纪杰 胡隆华 陈海翔 雷佼 高威 谢小冬
基于“有限众包式共建、按需独占式共享”的一流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 特等奖 计算机学院 李京 陈桂林 于春燕 赵生慧 徐志红 夏玉良 李庆宏 吴孝银 周先存 刘涛 黄晓梅
编程实践能力培养导向的课程建设与实践 特等奖 计算机学院 孙广中 马建辉 许胤龙 陈恩红 华蓓
研究生古代科技文献学实操能力的培养 特等奖 人文学院 石云里 褚龙飞 朱浩浩
拔尖人才培养中数学基础课程改革与实践 特等奖 数学院 程艺 陈卿 李平 李思敏 许斌
信息安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信息安全综合创新教育实践 特等奖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俞能海 张卫明 吴文涛 李卫海 刘双红 陈巍 郭玉刚
多元协同 分层进阶 实现“教-学-制-作-评”一体化平台 特等奖 物理学院 卢荣德 程福臻 刘斌 周幸祥 郭玉刚 王晨
探索科教融合培养天文精英人才的新模式 特等奖 物理学院 袁业飞 朱青峰 陆山 王春成 刘桂琳
大学生“设计思维”教学实践 特等奖 信息学院 李斌 李卫平 陈志波 宋怡 李玉虎
新工科信息领域本科生培养体系建设 特等奖 信息学院 吴枫 陈雪锦 王永 查正军 李厚强
“互联网+”时代 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构建与实践 特等奖 研究生院 倪瑞 杜进 彭莉君 胡忠辉 万洪英 李兴权 李芳平 刘海清 路卫娜 丁孟霖
大数据导向的一流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体系改革 一等奖 管理学院 李勇 杨锋 杜少甫 陈昱 刘杰 徐毅
案例教学:京东方的成长之路 一等奖 管理学院 徐毅 刘志迎 李勇
面向AACSB国际认证的管理科学类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优化 一等奖 管理学院 吴杰 毕功兵 刘和福 苟清龙 姬翔
《决策分析基础》教材翻译与推广 一等奖 管理学院 毕功兵 宋文
基于国家精品MOOC的化学实验安全混合式教育模式创新与辐射作用 一等奖 化学院 冯红艳 郑媛 朱平平 兰泉 高明丽 吴红 方思敏 王钰熙 黄微 刘紅瑜 魏伟 邵伟 张万群 李娇 李维维 王晓葵
分析化学实验立体化教学体系探索成效 一等奖 化学院 刘红瑜 金谷 姚奇志 李娇 李玲玲 王晓葵
化工实验课程的特色化建设与成效 一等奖 化学院 高明丽 冯红艳 王钰煕 魏伟
中科大安全工程本科理实交融、多学科交叉拓展性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一等奖 火灾实验室 王喜世 秦俊 倪小敏
物联网、新材料、新能源下火灾防控技术的教学与培养 一等奖 火灾实验室 方俊 邢伟义 张启兴 王青松 张永明
基于共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模式 一等奖 人文学院 汤俪瑾 胡忠明 叶政 陈小林 王冬青 张德广 张翔
大学生科研创新课程建设 一等奖 生命学院 罗昭锋 张建武 樊亚芳 杜进
《高等工程数学》课程实践与研究 一等奖 数学院 张明波 宋立功 张韵华 汪琥庭
立足前沿、融合创新、因材施教—网络安全类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教学 一等奖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薛开平 俞能海 李斌 洪佩琳 李卫海 刘双红
统计信号处理的教学探索与实践 一等奖 信息学院 叶中付 徐旭 戴礼荣 李厚强
基于“慧鱼”模型的机器人DIY实践课程 一等奖 信息学院 王大欣 王雷 李隆 关胜晓 石春 秦琳琳 邵长星 陈金雯 汪越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考评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一等奖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金属研究所) 李扬 刘敏 魏薇
材料学科研究生相关物理课程的教学改革 一等奖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金属研究所) 王晓斌 吴代鸣 赵宝华 李扬 刘敏
以“两个重点”、“三位一体”为导向的临床药师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研究与实践 一等奖 附一院 沈爱宗 吴颖其 姜玲 张圣雨 唐丽琴 傅昌芳 苏丹 舒冰 宋瑰琦 陆华
新医改形势下医院药师创新培养模式理论与实践 一等奖 附一院 唐丽琴 沈爱宗 刘圣 苏丹 方焱 陈象青 杜德才 张蕾 吴颖其 陆华
新工科背景下工程实践创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二等奖 工程学院 叶回春 倪向贵 沈连婠 董二宝 李晓峰 刘维来 刘志刚
以特色能力为培养目标的学习保障体系及其在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 二等奖 管理学院 余玉刚 朱宁 张圣亮 杜少甫 丁斌 罗彪 万艳艳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和实践 二等奖 化学院 姚奇志 金谷 李娇 刘红瑜 李玲玲
基于拔尖人才培养的普通化学实验英文课程—General Chemistry Laboratory建设 二等奖 化学院 李婉 朱平平 周杰 AmirabbasMosallanezhad JeanFelixMukerabigwi 刘济红 ChadWilkinson
强化研究生助教管理 助力大学化学实验教学 二等奖 化学院 郑媛 朱平平 兰泉 黄微 方思敏 冯红艳 姚奇志 查正根 刘光明
Linux操作系统分析在线开放课程 二等奖 软件学院 孟宁 李春杰
基于云技术的核聚变堆协同设计平台应用于高水平研究生培养的探索 二等奖 物理学院 叶民友 毛世峰 张建武 贺明杨
《管理经济学》课堂教学实践 三等奖 管理学院 李勇军
“去公式化”分析化学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实践 三等奖 化学院 邵利民
数字电路实验教学改革成果 三等奖 计算机学院 卢建良 张俊霞 程敬原
全日制工程硕士校企联合培养新模式 三等奖 纳米学院 王文楼 杭臣臣 魏开举 霍颖超
以社会情绪能力培育为核心的“情绪与健康”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三等奖 人文学院 徐晓飞 张旭
大学英语校本拓展课程建设与实践 三等奖 人文学院 张曼君 崔海建 李兰兰 汪滔 刘文捷 陈静 李献伟
《文物光谱分析》课程建设研究 三等奖 人文学院 陈彪 丁延伟 李功 李金山
面向新工科的自动化专业综合改革 三等奖 信息学院 王雷 康宇 王永 季海波 郑烇
科教融合单位学位授予质量保障体系 三等奖 研究生院 李芳平 李文婷 李兴权 彭莉君 万洪英 刘海清 陈宇 夏玉良 胡忠辉
荣获2017年安徽省教学成果项目
成果名称 获奖等级 成果主要完成单位 成果主要完成人姓名
少年班超常人才选拔机制与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特等奖 少年班学院 陈旸 陈卿 马文淦 李震宇 尹民 兰荣
本科力学拔尖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 特等奖 工程学院 吴恒安 朱雨建 倪向贵 赵凯 陈海波 李永池 杨基明
“互联网+”背景下的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及成效 特等奖 化学院 朱平平 查正根 金谷 冯红艳 刘光明 黄微 盛翔等
以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为契机,通过科学指导和训练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潜能 一等奖 物理学院 陶小平 王中平 代如成 赵伟 祝巍 张宪锋
以“电子设计竞赛”为驱动提升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 一等奖 信息学院 陆伟 杜宏伟 李斌 刘双红 陈雪锦
基于国家科研平台的高水平博士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一等奖 研究生院 古继宝 彭莉君 朱玉春 万洪英 李兴权
生物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一等奖 生命学院 臧建业 白永胜 赵忠 周丛照 赵伟 沈显生
建设一流生理学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一等奖 生命学院 周江宁 汪铭 胡兵 陈聚涛 薛天 孙红荣 张智等
有机化学实验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构建与实践 一等奖 化学院 郑媛 兰泉 魏伟 查正根
有机化学实验系列课程层次化标准化建设 一等奖 化学院 查正根 汪志勇 郑小琦 郑媛 兰泉 刘艳芝 刘晓虹
“全过程、精细化、智能化”助教管理体系 一等奖 教务处 秦进 李晶 叶艳 戚佳慧 郑文曦 马运生
系统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导向的编译教学体系的构建 二等奖 计算机学院 张昱 陈意云 周学海 郑启龙 王海龙
基于信息技术的研究生综合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 二等奖 人文学院 邢鸿飞 孙蓝 陈纪梁 刘海清 万洪英
学科交叉背景下的《生命科学导论》教学研究与实践 二等奖 生命学院 沈显生 肖卫华 张隆华 陈永艳 郭雨刚 江维 张效初
基于互联网+大赛的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三等奖 生命学院 张效初 杨立状 崔官宝
无机化学实验绿色化改革与实践 三等奖 化学院 李婉 黄微 刘济红 高明丽 刘卫 朱平平
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新媒体教学体系 三等奖 人文学院 张燕翔 黄雯
新工科背景下电路课程架构调整及教学方法改革 三等奖 信息学院 顾理 刘勇 郑重 何力 杨晓宇
所系结合模式下的大学生研究计划的管理与创新 三等奖 物理学院 张皓 常振旗 盛六四 袁合 邓继胜
以需求为导向的研究生电镜实验训练课程建设 三等奖 理化中心 刘先明 龚明 付圣权 周宏敏 李探微 田杰 李明等
荣获2016年安徽省教学成果项目
成果名称 获奖等级 成果主要完成单位 成果主要完成人姓名
* 竞赛类教学成果奖
电子设计综合创新教学实践 二等奖 信息学院 陆伟 杜宏伟 李斌 刘发林 刘双红
荣获2015年安徽省教学成果项目
成果名称 获奖等级 成果主要完成单位 成果主要完成人姓名
* 竞赛类教学成果奖
理实交融 拓展创新 构建大学物理互动教学体系 特等奖 物理实验中心 卢荣德 程福臻 刘斌 万树德 周幸祥 郭玉刚 王晨
教育生态视野下的研究型大学研究生英语学术论文写作课程体系建设 一等奖 人文学院 陈纪梁 孙蓝 邢鸿飞 莫青杨 刘海清 万洪英
可重构核与粒子物理实验平台 一等奖 物理学院 金革 李锋 陈炼 梁福田 刘升全
生态学研究型野外实习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一等奖 生命学院 沈显生 刘晓燕 张倩 邸智勇
引领创新型实验教学模式、带动大面积学生的跨学科实验教学督导和实践 一等奖 化学学院 郑小琦 李晶 霍剑青 沈连婠 顾为兵 轩植华
三学期制下研究型化学实验课程的建设 二等奖 化学学院 黄微 李维维 郑媛 高明丽
教材《当代科技艺术》 三等奖 人文学院 张燕翔
基于互联网的新型研究生招生实践和探讨 三等奖 图书馆 杜进 朱玉春 史源东 马科
基础力学优秀拔尖人才的培养* 一等奖 工程学院 陈海波 郑航 郭扬 吴恒安
系统训练、科学指导,在大学物理实验竞赛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等奖 物理实验中心 王中平 陶小平 代如成 张增明 孙腊珍
“育人为本,协同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 一等奖 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汪箭 张大鸣 张平 赵林 王童 郑杰
荣获2013年安徽省教学成果项目
成果名称 获奖等级 成果主要完成单位 成果主要完成人姓名
多层次研究型物理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实践 特等奖 物理学院 张增明 王中平 张宪锋 孙腊珍 霍剑青 张权
经管类学生体验式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研究 特等奖 管理学院 梁樑 曹威麟 华中生 芮锋 朱洪超 瞿启发
信息环境下,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的构建 特等奖 研究生院 张淑林 倪瑞 李兴权 万洪英 万明 袁胡骏
研究型大学有机化学系列课程绿色创新实验平台建设 一等奖 化学院 查正根 汪志勇 郑小琦 郑媛 兰泉 刘晓虹
加强质量工程建设构建个性化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一等奖 教务处 陈初升 窦贤康 刘斌 李蓓 汤家骏 叶大鹏 崔建生
基于国际基因工程机器竞赛的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 一等奖 生命学院 洪泂 刘海燕 罗昭锋 梁治
研究型大学(理工科类)的大学英语个性化课程体系改革和实践 一等奖 人文学院 崔海建 汪滔 李萌涛 徐守平 张曼君 许振宇
学位论文网络评阅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二等奖 研究生院 胡忠辉 李兴权 李芳平 夏玉良
以质量为核心构建机械与测控专业 融合的理工复合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二等奖 工程学院 王翔 褚家如 李永新 任传胜 干方建
《科技考古概论》教材与课程建设研究 二等奖 人文学院 陈彪 金正耀 柯资能
无机化学层次化教学的建设 三等奖 化学院 黄微 刘卫 李婉 刘济红 郑媛
研究型大学低年级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探索和实践 三等奖 化学院 姚奇志 金谷 李娇 刘红瑜
“质量工程”管理模式创新探索与实践 三等奖 教务处 叶大鹏 王晓燕 崔建生
鹞落坪生物学野外综合实习基地建设 三等奖 生命学院 沈显生 汪文革 刘晓燕 黄丽华 周静波
大学物理二级核物理实验平台改造 三等奖 物理学院 金革 文斐
荣获2012年安徽省教学成果项目
成果名称 获奖等级 成果主要完成单位 成果主要完成人姓名
基于能力培养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总体规划与体系建设 特等奖 计算机学院 陈国良 李廉 冯博琴 周学海 何钦铭 张龙 马斌荣 苏中滨 龚沛曾 郝兴伟
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及成效探索 特等奖 化学院 侯中怀 朱平平 刘光明 査正根 金谷 黄微 陈锴 张汉昌 杨伟华 刘卫
中国科大MBA体验式教学创新与实践探索 特等奖 管理学院 梁樑 赵定涛 张圣亮等
利用信息技术,推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创新 一等奖 研究生院 张淑林 倪瑞 李兴权 胡忠辉 李芳平 胡芳 刘海清 李京 万洪英 路卫娜
省级精品课程“材料合成化学”的网络化建设 一等奖 化学院 陈春华 刘伟丰 A.J.A. Winnubst 姚连增
以生态课堂建设为导向的研究生英语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一等奖 人文学院 孙蓝 陈纪梁 邢鸿飞 莫青扬 刘海清 万洪英
发挥教学团队功能,建立本科普通物理教学的新体系 一等奖 物理学院 叶邦角 刘斌 尹民 陈向军 朱晓东 程福臻 向守平
华罗庚班数学英才培养实践 一等奖 数学院 陈 卿 欧阳毅 汪寿阳 刘聪文 叶 郁
基于互动机制与心理契约的素质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 一等奖 管理学院 曹威麟 梁樑 华中生 郭江平 瞿启发 芮锋 朱洪超
以国家级精品课程为核心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集群构建及辐射作用 一等奖 人文学院 孔燕 沈克祥 宋怡 徐晓飞 张效初 马宁 韩庆艳
专著《运营数字媒体》 二等奖 人文学院 周荣庭
环境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 二等奖 地空学院 俞汉青 盛国平
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与实践 二等奖 管理学院 华中生 张增田 胡太忠 毕功兵 彭正思
学术交流日益国际化环境下的国际课程建设 二等奖 公共事务学院 宋伟 刘庭 孙启贵 杨辉 李艺 宋小燕 张学和
计算机学科研究生国际化合作培养探索与实践 二等奖 计算机学院 陈恩红 陈小平 许胤龙
研究生《固体物理》课程 二等奖 微尺度国家实验室 王德亮 杨瑞龙 王德钊
面向学科的图书馆新型信息服务探索与实践 二等奖 图书馆 宁劲 陈超 杜进 郭磊 李琛
中国科大教育资源中心建设 二等奖 网络信息中心 徐兵 李京 夏玉良
《地球与类地行星构造地质学》(第2版) 二等奖 地空学院 刘德良 沈修志 陈江峰 叶尚夫
科教结合高质量培养国家核工程与核技术紧缺人才 二等奖 核学院 常振旗 盛六四 王相綦 张皓 赵平辉
《量子光学》课程建设与教学研究 三等奖 物理学院 张永生 孙方稳 韩永建 李传锋 郭光灿
本科生力学课程可视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三等奖 物理学院 陶小平 黄环 甄素贞
分析化学实验“2+1”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强化 三等奖 化学院 金谷 姚奇志 胡祥余 李娇
求新求实,研究生物理实验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实践 三等奖 物理学院 孙腊珍 张增明 许立新 宋克柱 叶邦角
电磁学演示实验理实交融系统的探索与实践 三等奖 物理学院 卢荣德 程福臻 周幸祥 王晨 郭玉刚
荣获2010年安徽省教学成果项目
成果名称 获奖等级 获奖单位 获奖人
大学英语口语考试系统的研发及其相关口语测量的应用研究 特等 软件学院 吴敏 叶艳 庄智象 李萌涛 黄卫
“高聚物的结构与性能”及相关课程教材的持续建设及其辐射与示范作用 特等 化学院 朱平平 何平笙 杨海洋
面向研究生教学与科研的公共实验平台建设 特等 研究生院 鲁非 古继宝 王光辉 尹东 李京 翟超
致力拔尖人才培养的物理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一等 物理学院 张增明 孙腊珍 霍剑青 浦其荣 张 权
面向国家行业重大需求,创新教学模式,为消防领域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 一等 工程学院 张和平 万玉田 杨立中 陆守香 孙金华
符号计算教学研究和实践 一等 数学系 王新茂 张韵华 陈效群 张梦萍 张 瑞
全日制软件工程硕士教学体系建设创新实践 一等 软件学院 李曦 叶勇 丁箐 吴敏 周学海
建设适应高水平人才培养的教育技术平台 一等 教务处 汤家骏 崔建生 邵敏勇 朱鹏云 戚佳慧
创建以机器人实验为载体的实践创新培养体系 二等 计算机学院 陈小平 陈恩红 罗文坚 王行甫 吉建民
面向国家需求,探索天文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二等 物理学院 王挺贵 林宣滨 袁业飞 向守平 程福臻
绿色化学导向的有机化学实验课程建设 二等 化学院 査正根 汪志勇 郑小琦 郑媛
研究生导师门户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二等 研究生院 倪瑞 李兴权 夏玉良 李芳平 燕京晶
本科教育创新与综合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二等 生命学院 牛立文 滕脉坤 沈显生 丁丽俐 周丛照
新形势下继续教育向高端培训转型的创新模式探索 二等 继续教育学院 宋伟 李晓纲 王武荣 经纶 周兴国
研究生创新能力开拓与培养——化学科研训练课程改革与设计 二等 化学院 汪志勇 王中夏 郑小琦 查正根
升金湖研究生创新基地特色教育 二等 生命学院 曹垒 沈显生 黄丽华 丛培昊
以RoboGame活动为载体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二等 工程学院 孔凡让 王建平 刘志刚 刘永斌 李晓峰
研究生培养创新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二等 生命学院 周丛照 滕脉坤 沈显生 周江宁 刘海燕 向成斌
基于现场总线和以太网的过程控制实验研究平台 三等 信息学院 魏衡华 王永 程健 王大欣 奚宏生 张玉斌 常国栋
编译原理课程的全面建设 三等 计算机学院 张昱 陈意云 郑启龙 郭宇 李兆鹏
“X射线衍射”课程理论与实践创新 三等 物理学院 石磊 贾云波 周贵恩
荣获2008年安徽省教学成果项目
成果名称 获奖等级 获奖单位 获奖人
“并行计算”课程的创建及其辐射与示范作用 特等 计算机学院 陈国良 徐云 郑启龙 吴俊敏 孙广中
“4C”教育创新体系:中国科技大学MPA专业学位教育的理念与实践 特等 管理学院 梁樑 陈晓剑 冯锋
创建《电磁学》教学创新团队普遍提高《电磁学》教学水平 特等 物理学院 叶邦角 程福臻 张璞杨 蒋一
《地震学原理与应用》课程建设 一等 地空学院 刘斌 倪四道 朱良保 戴志阳
“高分子物理实验”精品课程的全面深化及示范作用 一等 化学院 朱平平 杨海洋 何平笙 金邦坤 周慧琳
《机械制图》课程改革 一等 工程学院 沈连婠 李木军 王 翔 邬玉亭 王瑞芳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建设 一等 数学系 陈发来 张韵华 邓建松 岳兴业
力学专业课程体系整合 一等 工程学院 何世平 胡秀章 王秀喜 尹协振
研究生培养教学体系的创新建设 一等 研究生院 李晓光 陈 伟 林红 刘海清 万洪英
统计专业与数学类本科概率论课程建设 二等 管理学院 苏淳 陈昱 冯群强
本硕贯通中级有机实验课程建设 二等 化学院 汪志勇 王中夏 郑小琦 查正根
环境科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二等 地空学院 刘桂建 房明惠 江玉平 彭子成
课堂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二等 教务处 叶大鹏 李静 邓继胜 王晓荣 张润东
拓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成果系统提高学生语言实践能力 二等 人文学院 周炳兰 李萌涛 邵敏勇 徐戎荣
数值计算方法课程建设与研究 二等 数学系 张韵华 张梦萍 陈效群 王新茂 张瑞
研究性物理实验教学体系和教学平台建设的改革与实践 二等 物理学院 张增明 孙腊珍 霍剑青 浦其荣 张权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建设与实践 二等 信息学院 顾为兵 贾伯琪 白雪飞 谭立湘 尹东
软件工程硕士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二等 软件学院 李曦 叶勇 丁 箐 陈香兰 姜明
所系结合,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建设网络传播系统与控制交叉学科博士点 二等 信息学院 吴刚 王劲林 奚宏生 倪宏 朱明
整合机械工程基础实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三等 工程学院 李永新 王克逸 王翔 竺长安
编译原理课程实践改革与探索 三等 计算机学院 张昱 陈意云 张昊中 郭宇 李兆鹏
数据结构及应用算法 三等 信息学院 朱明 尹东 顾为兵 袁平波
电路基本理论新教学模式实践 三等 信息学院 刘同怀 杜宏伟 胡新伟 朱俊株 尹华锐
荣获2005年安徽省教学成果项目
成果名称 成果主要完成人姓名 获奖等级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建设与实践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设计团队(集体) 省级特等奖
物理基础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建设 尹 民 周先意 霍剑青 孙腊珍 李永平 省级特等奖
力学专业课程结构和基础课教学内容体系改革 王秀喜 何世平 尹协振 胡秀章 省级一等奖
实行多元化的《电磁学》教学,探索普通物理教学的新模式 叶邦角 程福臻 戚伯云 秦 敢 省级一等奖
全面提升高分子物理重点课程的教学质量 何平笙 朱平平 杨海洋 省级一等奖
以认知主体为本,以语言实践为中心的研究生英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孙 蓝 龚 立 陈纪梁 徐守平 王建忠 省级一等奖
计算机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周学海 王 洵 赵保华 王煦法 杨寿保 省级一等奖
数字电路和数字系统设计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李 辉 戴蓓倩 陆 伟 省级二等奖
CPU设计实验系统 王恒才 徐照林 罗文坚 林华辉 王志刚 省级二等奖
系统改革精密机械课程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王琪民 李永新 王 翔 沈连婠 连东侠 王克逸 省级二等奖
非生物学类本科生《生命科学》教学研究 沈显生 刘 兢 施蕴渝 李树美 张文锐 省级三等奖
力学实验课程改革 尹协振 张寒虹 续伯钦 何世平 省级三等奖
公共数学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陈发来 张韵华 陈效群 季孝达 汪琥庭 陈秋桂 李 娟 省级三等奖
陶瓷文化与陶瓷工艺课程综合建设 汤书昆 王祥 吴 刚 周先稠 朱信龙 省级三等奖
编译原理课程系列教材建设 陈意云 张 昱 郑启龙 省级三等奖
通信类课程与实验的建设与改革 徐佩霞 黄胜华 张志坚 省级三等奖
基于校园网的综合教务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 向守平 李 蓓 吴 敏 邓继胜 刘志刚 省级三等奖
地球科学教学互动的建设与实践 孙立广 刘 斌 谢周清 省级三等奖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改革 明 海 章江英 李银妹 吴云霞 王声波 省级三等奖
【系统与控制】实验教学研究与平台建设 魏衡华 丛 爽 吴汉生 常国栋 王大欣 省级三等奖
科技成果引入物理实验的探索与实践 吴柏枚 刘鸿图 谢建平 王声波 李银妹 省级三等奖
高等数学网上辅导 张韵华 季孝达陈效群 陈秋桂 汪琥庭 省级三等奖
荣获2001年安徽省教学成果项目
成果名称 获奖等级 获奖单位 获奖人
大学物理实验的改革与实践 特等 天文与应用物理系 霍剑青 王晓蒲 熊永红 赵永飞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产学研与新兴交叉学科建设相结合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 特等 热科学与能源工程系 范维澄 王清安 张和平 袁宏永 胡 源
并行算法类教学基地建设 一等 计算机科学技术系 陈国良 安虹 顾乃杰 许胤龙 黄刘生
数学实验课程建设 一等 数学系 李尚志 陈发来 吴耀华 张韵华
理科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 一等 力学和机械工程系 何世平 韩肇元 尹协振 王秀喜 胡秀章
以全面素质教育为主线,开展以提高大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改革 一等 教务处 向守平 吴敏 李蓓 戴小莉 高天芳
电子线路课程教学内容和体系改革 一等 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戴蓓倩 杨基海 刘同怀 李辉 杨金法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技术CAI软件 二等 自动化系 周荷琴 冯焕清 等
强化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深化《电磁学》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二等 天文与应用物理系 程福臻 张玉民 熊曹水 胡友秋 戚伯云
现代教育技术研究与实践 三等 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 刘政凯 吴敏 李萌涛 俞能海
面向21世纪女生体育课教学改革 三等 体教 周先稠 朱信龙 胡宗好 徐雄杰 李海英
培养高素质化学人才-提前开设物理化学课程 三等 化学物理系 范崇政 王基容 屠兢 王文楼 庄叔贤
中国音乐的人文阐释-高校音乐欣赏课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三等 哲社部 刘承华
机械制图网上课程的研制 三等 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 沈连婠 邬玉亭 王琪民等
荣获1992年安徽省教学成果项目
成果名称 获奖等级 获奖单位 获奖人
化学物理专业建设 一等 化学物理系 俞书勤 刘凡镇
面向市场经济坚持教学质量发展成人教育 一等 成教院 尹鸿钧 王永学 张利华 奚富云 王正纪
数学系数理统计专业研究生课程建设 二等 数学系 赵林城 方兆本 缪柏其
"量子光学"学位课程的创立和建设 二等 物理系 郭光灿
计算物理学的教学创新与实践 二等 近代物理系 马文淦
改革"理论力学"教学加强专业基础课建设 二等 力学和机械工程系 徐燕侯 李宗芬 胡秀章
分子遗传学课程的开创与建设 二等 生物系 李振刚
推进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和开放 二等 地球和空间科学系 陶善昌
以科研指导和充实教学的方法,建立并发展"量热技术和热物性测量"课程 二等 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 陈则韶 葛新石
荣获1989年安徽省教学成果项目
成果名称 获奖等级 获奖单位 获奖人
少年班十年超常教育 一等 超常教育部 肖臣国 陈宏芳 汪惠迪
深入贯彻《大纲》,全面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水平 一等 外语系 龚立等
理科大学高年级物理强化教学 一等 近代物理系基础物理中心 朱栋培 程稼夫 郭光灿 张永德
高分子物理专业课程教学 二等 应用化学系 何平笙 马德柱
计算机软件专业课程和教材建设 二等 计算机科学技术系 冯玉琳
物理教学的改进与教材建设 二等 基础物理中心 张玉民
电子线路方面课程教学改革 二等 电子技术基础部 戴蓓倩
物理型数学基础课教学改革 二等 数学系 张鄂棠
数学系的代数课教学 二等 数学系 查建国
创建我国计算机化学学科与教学体系 二等 化学物理系 张懋森
教务管理计算机科学化 二等 教务处 朱滨 孙沂春 岳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