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下午,浙江大学杨卫院士应邀为我校2019级本科生作《力大之道——作用于有形与无迹之间》主题报告。这是我校2019级本科生“科学与社会”研讨课第三场主题报告,报告会由教务处常务副处长曾长淦教授主持,2019级全体本科生到场聆听。

首先,杨院士从墨子到亚里士多德再到牛顿,介绍了力学研究从古至今、从中国到西方的发展历程。“力——形之所以奋也”是《墨经》中对力的描述,有学者认为,墨子给“力”的定义是牛顿第二定律的雏形。而在西方,几位里程碑式人物极大推动了力学的发展,从百科全书式学者亚里士多德、近代试验科学先驱者伽利略,再到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后者的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运动定律奠定了之后三个世纪物理界的科学观点。

之后,杨院士进一步介绍了“力,万物之作用也”。力学分为理论力学和应用力学两条发展路线,理论力学最终走向现代物理,而应用力学发展成为工程科学与技术科学。钱学森曾说:“工程科学主要是研究人工自然的一般规律,是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结合,主要探索基础理论的应用问题。”杨院士从狭义相对论力学、确定性与混沌、量子化、广义相对论力学、质量的溯源、跨尺度力学六个方面介绍了牛顿力学的批判,这也是对牛顿力学的一种突破与发展。

报告最后,杨院士用生动详实的数据图给同学们展示了我们生活的三元世界,物理空间、生命空间与赛博空间(Cyberspace)的相互交织。一些新兴交叉力学科学在交织接连处诞生,比如生命力学、信息力学,从而不断拓展力学研究的边界。力学发展从建构体系、辐射应用,再到形意融通。宇宙之大、基本粒子之小,从物质到精神,力无所不在。

报告内容结束后,我校党委书记舒歌群为杨卫院士颁发本科生“科学与社会”研讨课主题报告纪念牌。

在随后的互动交流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杨院士从物理学、哲学等多个角度为同学们答疑解惑,现场气氛非常活跃。整场报告会杨卫院士用生动幽默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力学的发展历程和趋势,拓宽了同学们的视野,激发了同学们对科学的兴趣与热情。最后报告会在全场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