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下午,2020级本科生“科学与社会”研讨课第六场主题报告在东区大礼堂举行,浙江大学王立铭教授应邀做《病毒研究和人类世界的未来》主题报告。报告会由教务处副处长陈泉主持,2020级全体本科生到场聆听。

首先,王立铭教授以1918年大流感为引,讲述了1918年大流感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以此引导同学们对新冠疫情这一百年一遇的公共卫生危机可能对人类社会造成影响的思考。王立铭教授认为,1918年大流感之后,世界各主要国家普遍开始建立公共卫生防控机制并延续至今。因此,深入研究1918大流感,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新冠疫情对人类社会当下和未来所产生的影响。

随后,王立铭教授从科赫法则的理论视角出发,以详实的科学文献梳理和深入浅出的讲解,介绍了新冠疫情爆发之后,全球科学界尤其是中国科学家在新冠病毒发现和感染机制研究等方面做出的贡献。王立铭教授指出,中国科学家在此次疫情爆发短短一个月内,就鉴定出新型冠状病毒,这在人类对抗传染病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生物科学革命性的进步和中国科学家的努力,有力地推动了这一进程。

王立铭教授认为新冠病毒溯源工作至关重要。他以SARS和MERS两种冠状病毒传染病的溯源工作为例,详细讲解了科学界对于病毒天然宿主、中间宿主的研究逻辑、研究发现等。他指出现有流行病调查研究方法存在一定局限,需要从网络大数据分析、基因组学技术等方面开展探索性研究,科学的病毒溯源有助于全球更好应对新冠疫情。王立铭教授还通过详实的数据和图表介绍了新冠肺炎的治疗和预防情况,鼓励大家积极接种疫苗。

王立铭教授指出:在后新冠元年,全世界发现病毒病原体的速度、开发和接种疫苗的速度、知识积累的速度都是史无前例,取得了一系列抗击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成果。与此同时,我们需要从国际合作、科学出版、新技术应用、破坏性科学研究、科学-技术-产业-监管链条、虚假信息传染病等六个方面进行反思。最后,王立铭教授以“后新冠时代,人类需要什么变化?我们能做点什么?”发问,激励现场科大青年学子发奋图强,应肩负起后新冠时代国家第一批精英学子的责任和担当。

主题报告结束后,我校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执行部长、人力资源部部长薛天教授向王立铭教授赠送了本科生“科学与社会”研讨课纪念牌,感谢王立铭教授为同学们带来的精彩报告。在互动交流环节,王立铭教授就同学们提出的新冠病毒来源问题、疫苗接种问题、生命科学未来发展问题等一一进行了解答,报告会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